博彩论坛工会欢迎您!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博彩论坛建设与发展中长期规划
  信息来源:
博彩论坛建设与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0—2020年)
 
    一、学校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博彩论坛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七十二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现在学校已经成为我省一所以医为主,文、理、管、法等多学科发展,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博彩论坛,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之一。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师生医护员工,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实现了各项事业的较快发展。
——办学规模方面。学校设有 17个学院、2个部;有各类在校生2.2万多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7万多人,博士、硕士生0.21万多人,成人教育学生0.8万多人;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教育教学方面。学校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注重加强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结合,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均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茅,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居于全国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学科建设方面。学校现有内科学等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等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细胞生物学等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3个,校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拥有实验动物中心等省级公共平台4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心正在建设中。
——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对外承担研究项目数、获得资助经费数不断增加。2005年以来,承担各类科技项目800多项,其中国家“863”专项2项,“973”的子项目19项;获得各渠道科研经费6994.66万元, 2009年仅纵向科研经费就达到2709万。随着科技人才的逐步成长,科研团队的逐步形成,公共平台的逐步完善,学校科研竞争力有了质的提升。2005年以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8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3项,研究开发了癌息定等一批新药。
——师资队伍方面。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491人,专任教师914人,年龄、学历等结构较合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占63.02%,高级职称占55.5%;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4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8人,福建省优秀专家16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4人;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
——附属医院方面。学校现有3所综合性三甲医院,1所口腔医院,在编病床4499张。拥有6个省医学重点专科,5个省领先医疗特色专业。4所直属附属医院曾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还有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26所临床教学医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
——基础设施方面。学校有上街和台江2个校区,占地1315亩,建筑面积33.66万 m2;图书馆面积近3万 m2,藏书174.8万册,是福建省医学图书中心馆。校园网、信息中心等机构和设施比较完备。与此同时,学校把生态校园、人文校园的理念融合到上街校区校园规划和建设中,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对校园的绿化和美化,为师生医护员工学习、工作与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学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学校安定稳定,校园平安和谐。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福建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等荣誉称号。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提速,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新需求和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对高等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调整我校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办学理念还不适应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学校办学体制机制不活,办学活力不够,办学特色不明显;现有的本科专业数量依然偏少,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缺乏高层次、拔尖的学术带头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力度、范围和实效还需加强;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还滞后于办学规模的扩张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不能满足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在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这两个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对接海西、融入海西、服务海西,先行先试,办好人民满意的博彩论坛,推进学校新一轮发展。
二、学校中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坚持“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的办学宗旨,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战略目标
立足福建,服务海西,面向全国。坚持以医为主,文、理、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稳定在1.5万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2万人左右,研究生0.3万人左右。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至2020年,努力把博彩论坛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预防保健中心,成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博彩论坛。
2.具体目标
----到2015年的目标。通过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培育特色,全面推进学校新一轮发展。争取到2015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发展和突破,学校办学规模适度,学科结构合理,办学层次较高,办学特色鲜明,整体实力较强。
----到2020年的目标。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战略性转变,建立健全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高效机制,深化体制改革,使学校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学校事业整体发展,成为我省医药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新技术研究与孵化的平台,国际学术交流的窗口,医药发展战略决策咨询的思想库。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质量立校理念,抓好人才培养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德育为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1.创新本科生培养体系。紧扣国家特别是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新专业,同时调整优化、提升现有本科专业;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学习,强化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推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实行本科教学的“课程负责人”制度,建设一批在医学院校有一定影响的精品课程;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一批富有特色的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学管理方式方法,推行目标管理,加速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进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创新研究生培养体系。进一步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专业学位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注重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和国内、外导师联合培养,促进多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设立博士生科研创新基金,建立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注重科研实践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博士生立足学科前沿选题,重点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努力培育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加大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力度,逐步试行研究生学分制和奖学金制度,改善研究生科研条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建立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促进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高。
3.适度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海西建设需要,利用学校富余资源,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办学层次和综合效益,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专门人才,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构建面向社会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加强学科建设
以省重点建设高校为契机,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整合优质资源,实施重点突破,建设一批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和研究方向;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建设一批对海西发展具有强大推动和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实现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突破,努力增加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学科学位点建设的协调发展;创新运行机制,构建科学高效公共服务体系。
1.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坚持“优化结构、鼓励交叉、促进融合、重点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方针,以“分子医学”、“血液病学”等6个重点建设学科群为重点,以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为目标,加强省重点学科建设。在此基础上,不断培植、发挥优势,发展和创新。通过调控人才配备、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支持,优化学科布局,新增一批校级培育学科,并逐渐使学科方向相对集中和稳定,使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形成具有品牌性质的、在全国具有相当知名度的重点学科。
2.加快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推进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重点加强对现有福建省“血液病学”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对“肿瘤微生物学”“药理学”“神经科学”、“病理学”和“环境与健康”等培育实验室的建设。继续加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培植新的重点建设实验室,力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获得突破;整合全校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细胞与图像分析技术平台”、“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平台”、“核医学实验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 及“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等,形成设备配置高、实验技术一流的较为完善的高水平医学科研实验技术平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条块界限,实现资源完全共享。
3.建立学科建设的校、院(部)、学科点三级管理体制。学校对学科建设提出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学院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构建学科团队,提出学科带头人建议,学院在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享有相对自主权。学科(术)带头人落实和完善学科建设的具体任务。各职能部门围绕学科建设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重点学科的管理和运行将采取项目管理、动态监控、定期检查、滚动建设的方式,保证学科建设的活力与动力。
(三)培植科研特色,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培植科研特色为目标,多渠道筹措,加大科研基金投入,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与开发、学校与社会的整合,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着力提高我校科研的投入产出比,大幅度增加我校科研经费总量,提升我校科研水平。
1.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以国家和海西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校重大项目为基础,结合我校目前科研现状,通过项目引导、科研学术团队整合,有组织地凝练科研方向,造就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力争在“重大疾病的分子基础及药物筛选”、“生物新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器官移植与移植免疫学”、“脑老化与神经变性疾病”等领域形成具有鲜明福建地域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方向。
2.建设“福建省创新药物研发中心”抓紧完善“福建省鼠类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基地”的建设,加快“福建省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公共技术中心(GLP)”和“福建省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积极组建“博彩论坛实验动物科学部”。以此为基础再整合“博彩论坛新药研究中心”、“ 博彩论坛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博彩论坛新药项目注册管理中心”等机构, 形成合力,联合组建“福建省创新药物研发中心”。构筑现代化新药创制研发平台,形成集创新药物发现、新药临床前评价和临床研究、新药信息管理与注册申报、新药技术培训和咨询为一体的新药创制体系。力争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上实现突破,推动我省生物医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提升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壮大产业规模做贡献。
3.加强公共卫生政策和医学人文研究。除开展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研究外,建设“博彩论坛公共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以卫生政策信息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内容,大力开展基层卫生政策研究、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政策研究和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全面推进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政府的紧密结合。继续加强“博彩论坛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的建设。
4.建设“博彩论坛临床医学研究院”。整合挂靠我校各单位的17个省级研究所(室),构建设备较为齐全、功能强大的公共实验平台,促进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利用我校前期基础和资源优势,建设“福建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加强移植免疫学研究;借助吴孟超院士的大力支持,整合基础、临床相关技术力量,建设“福建省肝病研究院”,快速提升我省肝病防治和研究水平。
5.加强科研管理及指标评价体系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从申报、结题、论文等级到知识产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修订完善有关知识产权、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发展基金、横向科研经费、科技产业发展、社会服务活动等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鼓励广大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促进科研工作上水平、出成果,促进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
(四)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人才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探索因才使用办法,建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和完善能够凝聚人心、吸引人才、培育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环境和机制;加强师德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实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不断完善选拔、培养、考核办法,对列入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多种途径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动态管理。努力构建院士、长江学者、海西学者特聘教授等培养方案和机制;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完善学校培养培训体系,做好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规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通过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通过实施“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等多途径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对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又具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年轻教师加强培养,促进他们尽快在医学教育界崭露头角,逐渐成为我校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的领军人物。
2.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拓宽人才选聘渠道,关键岗位和空缺岗位的高层次人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引进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发展潜力大的人才;进一步提高用人标准,博士点学科须补充博士,其他学科须补充硕士以上人才,并为急需的高水平优秀教师与科研人员的引进开设绿色通道;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基金。注重从国外留学人员中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名师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以超常规代价引进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急需的学科带头人。校重点学科积极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海西学者特聘教授;设置博士后专项经费,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从事高水平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中选拔有潜力的留校,使博士后成为我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设置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岗位,做好智力引进工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3.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五)全面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注重与国际著名医学院校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国际智力,开辟新兴学科领域;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广开合作办学渠道,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扩大学校影响。
1.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与境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巩固和发展与国际上的姊妹学校的合作,加强合作的内涵建设。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积极拓宽国际博彩论坛领域,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及时把握国际学术最新动态,引进办学的新理念、医学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
2.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拓展海内外教育市场,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加大公开选拔优秀教师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3. 提高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教育水平。加强海外教育学院建设,进一步做好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教学工作,根据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教育特殊性,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体系,努力提高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
(六)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品质,加快附属医院的发展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病人满意为目的,进一步加强附属医院内涵建设和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凸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努力为广大病患者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1. 立足我校人才与学科优势,合理整合各附属医院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加快发展,做大做强附属医院医疗集团,成为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医疗、教学、科研的医学中心。
    2以直属附属医院为支撑,转变观念,先行先试,高起点加快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眼耳鼻咽医院、福建省台胞医疗服务中心、现代康复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夯实我校临床医疗发展的后劲。
3.以基础医学研究为依托,以临床诊疗创新为目的,以解决临床医学重大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联合攻关,争取在优势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在某些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以新医改为动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品质,成为政府放心、群众放心、环境优美、流程合理、便捷优质的现代化医院。
四、保障措施
为全面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实施以下四大保障措施:
(一)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提供办学动力保障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方式。按照《博彩论坛》的规定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党委的领导权和校长的行政权,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权,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学术权利等。与此同时,进一步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方式,更好地发挥教授为主体的教师在学校治学中的作用。
2.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合理制定校院职能,确立学院为学校的办学主体。学校抓原则、抓制度、抓机制,实行宏观调控,简政放权;机关部门转变职能,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制定政策和措施办法,协调具体事务,重点搞好服务;学院明确目标责任,扩大对事业发展和人、财、物管理的自主权,增强办学活力,成为学校办学主体。逐步形成目标管理、过程监控、权责清晰、分级负责、运行顺畅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3.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人员分类管理,促进教职工合理流动,保障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投入。党政干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岗位聘任制。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分配体制,不断完善各级各类人员业绩考评办法和岗位津贴分配办法,实行绩效管理
4.完善学校内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校内部机构设置,使机关部、处、室的设置和院(部、系)设置更加有利于组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更加符合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需要。积极构建和完善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需要的机制和体制,逐步实现校院两级科学决策、统筹协调、有效运行的机制。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二)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越的运行环境保障
1.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从实际出发,根据一次成型、分期建设、逐步完善的建设原则和两个校区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台江和上街校区。台江校区建设基本已成型,根据办学需求和财力许可进行扩建和改造;重点加强上街校区建设,争取至2012年上街校区教学科研行政用房达到16万m2、学生生活用房达到12万m2,2018年教学科研行政用房达到18~20万m2,使校园基本建设符合办学需求,力争学校办学设施更加完善,平台建设更加合理,校园环境更具特色,校园建筑文化品味上一台阶。
2.加快设备与实验室建设。在“教学必需、公共优先、保证重点、协调共享”的基本原则下,理顺设备与实验室管理体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行校院两级管理;继续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加大软件和硬件建设,建设实验教学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计算机和多媒体语言室,建设校级计算机中心;整合形态显微镜和各学院零散使用显微镜的实验,建设校级显微镜中心;建设校级临床技能教学中心,为在校生和省内医学继续教育等提供临床技能训练和考核的公共平台;改革实验教学体系,逐步建成由课程实验教学和开放性实验两大板块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队伍整体素质与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满足我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专兼职结合的实验室队伍;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实验管理和效益的监控评估机制。
3.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构建校园的数字空间。整合与优化现有信息化基础数据,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成覆盖全校、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完全共享。在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上,利用传感、射频识别、无线网络等多种技术,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实现我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4.加快图书文献信息系统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以文献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数字化建设为重点、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以读者服务为中心,努力把图书馆建成特色鲜明、管理科学、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的学术型图书馆。到2020年基本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变,成为海峡西岸的医学文献信息中心。
(三)加强资金筹集和资源配置工作,提供建设经费和物资保障
1、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省财政提高医学类学生的生均拨款标准,争取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性专项补助和土地、金融、税收、社保等政策性资源增加收入;利用政策导向,鼓励教师争取纵向、横向科研课题,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拓展产业渠道,充分发挥医药科技优势,挖掘研究资源,密切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增强学校自身“造血”功能;重视利用社会资源,做好联络沟通工作,广泛吸收海外华侨、校友等社会各界的捐赠;利用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学校各项建设任务完成。
2、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好学校财、物资源,增强利用资源能力,建立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产利用率;注重各类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加强项目规划论证咨询,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金效能;盘活两个校区资源,积极发挥资产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成本观念,注重成本控制,杜绝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
3、加强经费管理。坚持依法理财,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责任制;加强经费预算管理,科学安排经费支出,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对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学校财务健康、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保障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造就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不断完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议事决策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团结共事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工作。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
 
 

 

 

 

博彩论坛工会版权所有   电话(传真):0591-22862117   地址:福建省博彩论坛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   邮编:350122
营运:博彩论坛工会网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